近几天来,记者接到不少农民电话,反映今年小麦赤霉病比往年重,少数田块小麦产量损失较大。为此,记者采访了盐城市农委植保站副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陈永明。
记者:请今年我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到底怎么样?
陈:今年我市小麦赤霉病自然发生程度达到特大发生,是近30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据了解,今年小麦赤霉病在整个江淮地区自然发生大流行,长江下游的湖北、安徽、河南等省自然发生也严重,甚至以往北方很少发生赤霉病的山东等省也有发生。
记者:今年我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有什么特点?
陈:我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是:一是发生范围广,经防治后,全市发病面积仍达到314万亩,没有防治的田块病穗率高达80%以上;二是区域性强,里下河麦区发生最重,其次是沿海麦区,淮北麦区发生最轻;三是品种之间发病有差异,总体上是北方品种发病相对较重,本省育成的扬麦、宁麦发病相对较轻。
记者:小麦赤霉病是怎样的一种病?
陈: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长后期发生的一种重大病害,其病原菌是一种禾谷镰孢菌,病菌主要在上茬的水稻稻桩上越冬,春季温度上升后,在稻桩上形成子囊壳,当小麦处于扬花期时,成熟的子囊孢子借气流、风雨溅落到小麦的花器上,然后萌发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大约3-5天后显症,麦穗变红,分生孢子可以引起再侵染,小麦发生赤霉病后可以引起小麦减产、品质下降。
记者:今年小麦赤霉病为什么发生重,请你分析一下原因。
陈:就我市而言,今年小麦赤霉病之所以自然发生重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菌源充足,根据建湖、射阳等地4月中旬调查,稻桩子囊壳带菌率高于大发生的2010年;二是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①是小麦孕穗到齐穗期间,气温回升快,雨水多,有利于子囊壳的发育和子囊孢子的形成。今年4月下旬旬平均18.9℃,比常年高3.4℃,是有资料记载以来最高的年份,4月18-24日7天中有5天阴雨天气,②是扬花期遭遇连阴雨天气,有利于子囊孢子的扩散和侵染。我市小麦生育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中南部地区小麦4月26-28日普遍扬花,而北部滨海、响水5月2-4日才大面积扬花。从4月29日起连续三天降雨,降雨量由北向南逐渐加大,且雨后两天出现雾露天气,再加上降雨期间平均温度偏高,达17℃,比赤霉病发病温度高2℃,高温、高湿的气候加速了病菌的扩散、侵染。此时正是中南部地区防治的关键时期,影响了防治进度,有的田块漏治,有的虽雨后补治,但错过了最佳防治适期,防效下降,③是灌浆期的时晴时雨天气促进了病害的扩展,5月4-13日,10天中有5天有雨,雨量虽不大,但平均气温达21.4℃,为历史上最高的年份,田间高温、高湿的条件加快了病菌扩展和再侵染。此外我市主栽品种抗病性不强,感病品种多、面积大也是病害发生重的原因之一。
记者:今后小麦赤霉病还会在我市发生,请问小麦赤霉病怎样预防呢?
陈: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可防不可治,一旦全面发病无药可治,因此赤霉病的防治要立足于大发生,主动出击,积极预防,选准药种、用足药量、水量,抓住适期,突击用药。根据我们今年的试验、示范,在适期内用药,间隔5-7天连用两次,防效达85%以上,病穗率控制在10%以下。今年在小麦赤霉病发生前及发生期间,农业部门对病情和气象部门对天气作了准确的测报并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大多数农民利用中央财政补助物资,积极开展全面用药,全市防治面积达977.8万亩次,平均每亩防治1.8次,是近几年防治面积最多的一年,但是仍有少数农民心存侥幸心理,惜工惜本,在小麦扬花期,晴天不肯打药,雨天没法打药,而一旦发病拼命打药,错过了防治适期。正常的做法是小麦扬花始盛期(扬花10%)全面用药,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间隔5-7天再用一次,小麦处于灌浆期,遇到连阴雨天气,仍然不能放松防治,要加强补治、增加用药次数。